•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电白一中有100年历史了吗? (1人在浏览)

闲言碎语

小学三年级
注册
2014-09-17
帖子
249
反馈评分
8
点数
1
解放前的县立电白中学在电城,解放后县城定在水东,在水东另起炉灶办一间中学――电白一中(红卫中学),这两间中学是不是同一学校谁说得清?过去的事谁都可以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看话语权在谁的手里,谁有话语权谁的话就是真理!
拉名人(不管是不是你校学生)扩大影响力,这是很多人的惯用伎俩。
 
四中不能说是今电白一中的前身吧?
 
电白一中与电白四中的关系真的很混乱。搁置争议,大家共享历史,或许是一种不错的办法
 
要讲清楚一个学校的历史最好是分段来说,这样就不乌龙了。国民党县立电白中学就是县立电白中学,电白一中就是电白一中。
 
QUOTE(tianya @ 2014年11月03日 Monday, 07:43 PM)
要讲清楚一个学校的历史最好是分段来说,这样就不乌龙了。国民党县立电白中学就是县立电白中学,电白一中就是电白一中。
[snapback]3713035[/snapback]​


“电阳试院”历史以及与“电白县立中学”、 “电白第一中学”、“ 电白第四中学”变迁相互关系

电阳试院建于清朝嘉庆二十三年(公元一八一八年)秋,由我邑绅士、名流捐款一千多银元,在原“文昌宫”扩建而成。电阳试院是清代县级科举的文科乡试的场所,是电、阳(阳江、阳春)童生三年一次聚考初级功名(文秀才)的地方。古代科举制有文试和武试。乡试的文科考场就在“电阳试院”,武试的考场在“校场”,即现电城东门外约一公里的较场坡。
一九一四年,“电白第一中学”的前身“电白县立中学”在电城创办,将校址设在电阳试院,这是电白县第一间中等学校;至1925年,国内中等学校改为六年制(高中、初中各三年),因而将“电白县立中学”改为“电白县立初级中学”;直至1942年上半年,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扩充高中班,再改为“电白县立中学”。1950年电白县政府从电城迁移到水东,随着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于是在1956年将水东的“电白第四中学”(以下简称电四中)改为“电白第一中学”,相应将电城的“电白第一中学”改为“电白第四中学”。也就是说“电阳试院”就在现在的“电四中”。由于经过多年来的建设,“电四中”已建成了一个现代化的完全中学,“电阳试院”的原貌已不复,但大致轮廓还依稀可见;现电四中的正校区就是“电阳试院”的整个遗址,四周的围墙除北面改建成校门,其余的基本还是旧墙。现南面后园就是原电阳试院的出入口,东南面现还可见其大圆门的轮廓;现最南面的教学楼就是试院的前排院舍,叫“第一进屋”,中间是向南的正门,凿有“电阳试院”四字的门额(高1。8尺、长9尺、厚1寸)就是镶在大门顶上(现这石门额安放在学校的操场旁);后面跟着的就是“中门”,可惜这“中门”跟旁边的仅存一排院舍(这些院舍和前排的院舍就是当年考试的场地)已于近日折除了。“中门”后是一个几百平方的大天井,紧接的是第三进,是原来的“文昌宫”大堂,现已建成现代的教学楼;现在的校门与第三进之间的大操场就是试院的后园;所以说现在的“电四中”基本是在试院的遗址上建成的,只是两者前后正好调转。因此说“电阳试院”是电白文化教育历史的见证并不为过。
 

附件

  • 10=2014-06-27=2014-06-25历史图片的电阳试院.jpg
    10=2014-06-27=2014-06-25历史图片的电阳试院.jpg
    2.9 MB · 查看: 121
电白县第四中学校史
电白县第四中学是在邑人黄作槐、朱元昌等同乡的协助下,于1914年(民国三年)9月20日创办的,定名为电白县县立初级中学(简称“电中”)。校址在电白县府所在地电城的原清朝电阳试院。
始创时,校门朝南,校后是一小丘。校舍很简陋,由于师资和经费不足,只能招三个初中班,1927年邵鸿藻任校长,扩建教室二间,学生食堂一间,每年招生六个初中班。1934年至1936年,为适应农村小学发展的需要,每年招收简师两个班。
抗日战争爆发后,电城屡遭日机轰炸,校舍伤损严重。1938年冬季学校迁往霞洞大村。其时电中仍有六个班。1940年陈作新任校长,请准招收高中一个班,至此电中才成为一间完全中学。1945年,学校已有高中三个班,初中十二个班,学生约九百人。1947年秋学校由霞洞大村迁回电城原址。
解放后,电中改为电白县第一中学。1951年电白县人民政府从电城迁往水东,学校高中部随迁并入当时的电白县第四中学(即现在的电一中)。同年,原电白县第六中学(校址在树仔萃坡)并入本校。1956年秋,上级决定电白一中与电白四中对调名称,因此本校称“电白县第四中学”。1958年学校重招高中一个班。同年马踏初中班并入本校。1963年国家调整国民经济计划,学校停招高中,直到1968年。
1969年至1983年,电四中改名为“电白县电城镇中学”。在这期间,经历了郭瑞章、张继贤、崔锦生等校长的拼搏,破旧立新,自力更生,先后建起了两幢二层教学楼。1984年起重称“电白县第四中学”。
之后,经过蔡应勋、崔朝尊、崔万权、杨广藻等校长的努力,先后建起了两幢四层共二十四套房的教师住宅楼和一幢三层的学生宿舍楼,还建了一幢两层的教学楼。1991年至1994年间,李广潮和冯金星校长加快校容校貌建设的步伐,多种花草果木,建起了两个水泥篮球场和一条环形跑道、一幢五层二十个教室的教学大楼,一幢六层十二套间的教师住宅楼。1992年高考中,郑恒馨老师的学生林德正获广东省政治单科第一名(900分)。
1995年汪致祥校长重新规划了校园建设,建起了“电阳试院”的碑坊和碑记以作纪念。1995年冬建起了由叶春强、蔡得等校友捐资的校门。1995年至1997年,高考、中考和学科 竞赛都取得好成绩,学生崔胜志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易成武被广东医学院录取后,经考核被送到南洋理工医学院留学。占小莹在中考中获茂名市总分第一名。
1997年,冼伟勋校长任职后,发挥聪明才智,以非凡的领导艺术,调动领导班子和教师的积极性,群策群力,把学校办得更出色,高考、中考和学科竞赛连年取得佳绩,学生胡立辉和黄仁佳分别获得1998年高考物理单科和英语单科全县第一名,在1999年高考中,取得突破性佳绩,学生杨小宝获全县总分第一名,成为我校的“四科状元”,成为1999年茂名市考上清华大学唯一的一名学生,轰动全省全市。1999年中考上县一中线的学生达34人,学科竞赛获奖人数达227人次,1998年9月,新建起了一幢五层的综合楼。2000年高考上大专人数84人,其中省专以上58人,2人获谢申奖学金,谢崇山考上华中理工大学,陈旭伟考上中山大学计算机专业。2000年中考,考上县一中线36人,上提前录取线近百人。2001年高考上大专线159人,省专线61人,其中吴冠宇总分759分,居全县第四名,单科物理804分,居全县第二名,单科数学782分,居全县第四名。马天超同学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录取。杨万权以政治类总分704分居全县第二名。吴冠宇、杨万权分别获得电白县谢申奖学金一、三等奖。2001年中考考上县一中线52人,上县提前录取线126人,考生总平均分仅次于电海中学和海滨中学。
吴超成校长自2002年主管学校全面工作以来,充分发挥一切积极因素,秉承“爱国、团结、求实、创新”的校训,形成了“以人为本、以质立校”的办学理论,实现了“科学管理、民主治校”的办学特色。学校在资金相当紧缺的情况下,想方设法,多方筹集资金,新建了一幢高五层建筑面积达2500平方米的学生宿舍楼,校园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教育教学质量也取得了新的突破:2002年,初二级学生参加电白县初二学科能力竞赛荣获集体一等奖;学生参加各级学科竞赛,获得国家级奖8人,省级奖1人,市级奖3人,县级奖215人,其中邵志雄同学参加全国中学生化学竞赛获得国家三等奖和省二等奖(与电白一中并列);教科研成果再创新高,教职工中本年度获国家级优秀教案奖1人,优秀论文奖4人,省级优秀论文奖3人,市级奖21人,县级奖29人。2003年,我校287人参加中考,考上电白一中高中录取分数线65人,重点上线率达22.6%,考上电白四中高中正式录取分数线达225人,上线人数占全年级学生总人数的78.4%;2003年高考考上本科线以上49人,其中国线6人,考上省专线A线以上119人,B线以上271人,其中应届生梁启权数学808分,居全县数学单科第二位,历史类蔡炜坤历史单科708分,居全县历史单科前15名;同年9月,学生薛灿伟、朱燕琴先后参加全国高中化学、物理学科竞赛,分别获得全国二等奖和全国三等奖(全县最高奖项)。近两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教育教学质量一等奖单位”、“教学质量优秀奖单位”、“德育先进单位”和“市治安事故为零学校”。
电白四中不但是读书的圣地,而且是革命的熔炉,大革命时期,就有许多进步学生参加党领导下的地下斗争,如烈士邵贞昌,陈德滨在此期间参加革命后被反动派杀害。1931年“9.18”事变后,国民党统治区各界群众掀起了抗日救亡高潮,学校进步师生纷纷走上街头,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口号,积极开展抵制日货运动。1937年全面爆发抗日战争,学生叶春、区旭哉、刘绍熙等组织“电声剧团”积极宣传党的抗日救亡政策,动员各界人士募捐,支援前方爱国将士英勇抗战。
1942年ZG南路特委派庞仲道来电白负责全县党组织的领导工作,进步老师黄泽生、吴家齐、张英成为党的地下工作者。学生林凤文、王杰、程允桢都先后参加了中国GCD。1944年秋,电白县党组织积极发展游击小组成员,学生陈东(陈仲凯)、陈叔平、崔明(崔雪辉,女)、苏克(苏翠涓,女)等加入了抗日地下游击小组并根据ZG南路特委的指示转入学校附近农村,对农民进行宣传教育。1945年1月,陈东、陈淑平、崔明、苏克,还有严子刚(严佩球)等进步学生先后到华楼,被编入“电白县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一中队”,校长陈广杰任中队长,积极准备我县1945年春的“华楼――白花岭”武装起义。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GCD和广大人民强烈希望建立一个和平的新中国,但是国民党反动派却坚持内占,继续以人民为敌,这时,学校许多进步师生广泛阅读我党大量进步书刊,受到很大教育,他们对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极为不满。1945年9月下旬,学生崔文明、温玉、崔尧书带领学生进行罢课。这是在党指导下反对国民党反动派法西斯统治的一次群众运动。他们反对反动校长王汝坤大幅增加学费,反对学校军训教官程德胜的法西斯教育。罢课斗争持续两个月之久,最后撤销了反动校长王汝坤的职务,改由教育界进步人士蔡守棠任校长,罢课取得了完全胜利。
1947年,学生林其仁、陈卓文、蔡作等人率领在校学生再次进行罢课斗争,强烈要求驱逐国民党特务分子反动校长谭文炯。
1948年,学校成立团组织,学生王立勋任团支部书记,吴兆奇任宣传委员,严瑞槐任组织委员。
1949年10月电白解放,当时敌我斗争依然十分尖锐,学生杨大沛、蔡作、吴瑞勋、严瑞槐积极参加农村工作队。1950年美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朝鲜战争,学生邵碧娟(女)、刘绍清、赖裴如踊跃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前线,全体师生也积极捐献资金给祖国购买飞机、大炮,以实际行动,参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
电白县第四中学,造就了大批人才。校友中不少成了党政军的各级领导,不少成了科技战线中驰名中外的学者、专家。如:
李 灏:原广东省副省长兼ZG深圳市委书记、深圳市市长。
严子刚(严佩琼):曾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师级干部。
李卓儒:1986年被ZG广东省委授为全省“模范GCD员”光荣称号。
谢 申:我国著名土壤专家。早年留学美国,曾为华南农业大学土化系主任。
区鲤腾:世界有名的土木工程专家,1945年留学美国,获博士学位。
邵经谟(邵铂):早年留学美国,获物理博士学位。
李国梁:早年留学美国,获博士学位,物理学家。
唐启运:原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
谢秀芳:广州外国语学院教授。
邵贞昌:烈士。1918年至1922年在校读书,1928年牺牲于广州。
陈德滨:烈士。
蔡乃政:中国人民解放军师级干部。
吴兆奇:原ZG茂名市委秘书长、市政协主席。
杨绍森:原共青团茂名市委书记,现任广东省人事厅副厅长。
肖光瑞:原共青团湛江市委书记。
杨成茂:原茂名市文化局长。
杨泽森:曾留学德国,获数学博士学位,BJ大学教授。
高伟桐:原西安水电厅工程师。
高伟梧:原广东社会科学院《学术研究》杂志编辑。
叶汝裕:昆明大学教授。
崔民权:复旦大学数学系一级教授。
电白县第四中学历经沧桑,艰苦奋斗,走过了九十五年的光辉历程。跨进新世纪四中人决心策马扬鞭,继续前进,为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新型人才而努力奋斗。
 
于是在1956年将水东的“电白第四中学”(以下简称电四中)改为“电白第一中学”,相应将电城的“电白第一中学”改为“电白第四中学”。


这样说来,原电白四中在水东?是不是后来才把名称与电白一中对调一下?
 
2004年当我读高二时 我曾经和同学讲 一中100周年时候我们肯定回来的
那时肯定很热闹
 
QUOTE(好好 @ 2014年11月03日 Monday, 11:36 PM)
2004年当我读高二时 我曾经和同学讲 一中100周年时候我们肯定回来的
那时肯定很热闹
[snapback]3713076[/snapback]​



----------------------------------------------------------------------------------


听说,解放初期,电白一共有四所中学:一中、二中、三中、四中。电白四中

在水东、电白一中在电城。1956年,电白四中与电白一中互换招牌,但学生、老师不换!

黎乐民是水东的电白第四中学高中毕业的,不是电城的电白一中毕业的。1956年,在电

城的电白一中只读完高二的学生,到下学期变成了电白第四中学的学生,各位网友你说,

1956年前只在电城的电白一中读过初中、高二的学生,毕业以后算是电白四中校友呢?

还算

是电白一中校友?还是互相承认双重身份?黎乐民应该算是哪所中学的校友?哈哈。还有,

1956年上半年电白第四中学校长是杨展华,1956年下半年杨展华又成了电白一中校长。

现在

的电白四中承认杨展华曾是自己的校长吗?哎,电白一中和电白四中的历史很复杂,校友

身份认定真是麻烦。



黎乐民
http://baike.so.com/doc/6290592.html
 
QUOTE(tianya @ 2014年11月04日 Tuesday, 12:08 PM)
----------------------------------------------------------------------------------
听说,解放初期,电白一共有四所中学:一中、二中、三中、四中。电白四中

在水东、电白一中在电城。1956年,电白四中与电白一中互换招牌,但学生、老师不换!

黎乐民是水东的电白第四中学高中毕业的,不是电城的电白一中毕业的。1956年,在电

城的电白一中只读完高二的学生,到下学期变成了电白第四中学的学生,各位网友你说,

1956年前只在电城的电白一中读过初中、高二的学生,毕业以后算是电白四中校友呢?

还算

是电白一中校友?还是互相承认双重身份?黎乐民应该算是哪所中学的校友?哈哈。还有,

1956年上半年电白第四中学校长是杨展华,1956年下半年杨展华又成了电白一中校长。

现在

的电白四中承认杨展华曾是自己的校长吗?哎,电白一中和电白四中的历史很复杂,校友

身份认定真是麻烦。

黎乐民
http://baike.so.com/doc/6290592.html
[snapback]3713133[/snapback]​


其实也不复杂,电白县立中学的历史已成过去,解放后各镇成立有序号的中学的历史应该从解放后起算。一定要把电白县立中学的历史算在自己头上的话,算在现在的电白四中(恐怕又要改名了)相对说得过去。至于1956年前水东那个电白四中,校友的出身可以挂于现在电白一中头上,1956年前的在电城那个电白一中毕业的学生不论怎么样也不能作为校友挂在现在电白一中头上了。有些事明知不是这样,也知道大家清楚这段历史,但不乐意去承认,这就成了沽名钓誉,自欺欺人。
就像黎乐民,你叫他参加电白四中的校庆还是参加电白一中的校庆?参加现在电白一中的校庆他会怀着什么样的心情,五味杂陈吧?
 
电白一中的历史1951――2014,这样合适点,也就63年,历史也不算短了,为何牵强的加上37年呢?就是为了快点达到一个整数?国民党时期很多历史事件都刻意隐瞒。反而为了虚名,就把这些校园历史全盘接手过来,哪怕和自己一丁点关系都没有。突然让我想起朱元璋曾想将南宋大儒朱熹作为祖先,因为他实在找不到历史朱姓名人,朱熹较为响亮,套套呗!
笑死人了。
 
QUOTE(东澳夕照 @ 2014年11月04日 Tuesday, 01:11 PM)
电白一中的历史1951――2014,这样合适点,也就63年,历史也不算短了,为何牵强的加上27年呢?就是为了快点达到一个整数?国民党时期很多历史事件都刻意隐瞒。反而为了虚名,就把这些校园历史全盘接手过来,哪怕和自己一丁点关系都没有。突然让我想起朱元璋曾想将南宋大儒朱熹作为祖先,因为他实在找不到历史朱姓名人,朱熹较为响亮,套套呗!
笑死人了。
[snapback]3713141[/snapback]​



好像是“加上37年?”。
 
QUOTE(凉雪 @ 2014年11月04日 Tuesday, 01:18 PM)
好像是“加上37年?”。
[snapback]3713142[/snapback]​


对!
face3.gif
ha.gif
 
QUOTE(半个电白人 @ 2014年11月03日 Monday, 04:32 PM)
电白一中与电白四中的关系真的很混乱。搁置争议,大家共享历史,或许是一种不错的办法
[snapback]3712958[/snapback]​


face3.gif
 

附件

  • work-001.jpg
    work-001.jpg
    143.4 KB · 查看: 150
face3.gif
 

附件

  • 唐启运题字 (2).jpg
    唐启运题字 (2).jpg
    1.6 MB · 查看: 134
face3.gif
 

附件

  • 杨绍森校庆题辞 (2).JPG
    杨绍森校庆题辞 (2).JPG
    232.9 KB · 查看: 116
face3.gif
 

附件

  • 陈光宗电四中题字.jpg
    陈光宗电四中题字.jpg
    449.3 KB · 查看: 113
弱弱问下,名人们都是干嘛的?他们是专门研究校史的?还有个疑问,名人是不是万金油?
ha.gif
 
人老了呢就要休息一下,不要太过操劳,日理万机。世界各地都不缺领导,就缺干活的。
 
我今早遇到一位东城中学化学老师徐义聘,我问,你回电白一中参加校庆吗?他说,我不是电白一中毕业的啊,我读完电城的电白一中高二,高三时电城的电白一中牌子又变成电白第四中学了,我是电白四中学生。哈哈
 
QUOTE(东澳夕照 @ 2014年11月04日 Tuesday, 01:11 PM)
电白一中的历史1951――2014,这样合适点,也就63年,历史也不算短了,为何牵强的加上37年呢?就是为了快点达到一个整数?国民党时期很多历史事件都刻意隐瞒。反而为了虚名,就把这些校园历史全盘接手过来,哪怕和自己一丁点关系都没有。突然让我想起朱元璋曾想将南宋大儒朱熹作为祖先,因为他实在找不到历史朱姓名人,朱熹较为响亮,套套呗!
笑死人了。
[snapback]3713141[/snapback]​


今日的电白一中应该再加上电阳试院的时间,这样时间更长。
 
1950年电白县政府从电城迁移到水东,随着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于是在1956年将水东的“电白第四中学”(以下简称电四中)改为“电白第一中学”,相应将电城的“电白第一中学”改为“电白第四中学”。
==
没有老师和学生的调动,估计也没有器材的运输,纯粹只是换校名,那今日的电白一中和以前的电白四中完全没有文化的传承关系。今日的电白一中说有一百年历史,纯粹是盗名!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